一個『承認大陸學歷』的議題,就可以掀起政黨風暴。而這個承認與否的議題已經存在十幾年了,至今仍是懸宕未決。我們真的已經被『敵視』『仇視』蒙蔽理性的判斷,反正不需思考就是逢『陸』必反為上。
十幾年前因為意識型態的包袱,大陸學歷承認案也沒過,現在若因為心理意識層面大於實際現實,仍舊不通過,我真的想問這些一再反對者的理由為何?
世界各國的學歷,我國都能承認,為何單單大陸學歷不能在這裡被承認?是害怕壓縮到台灣本地大學生畢業後的出路競爭?還是有其他更能說服大眾的理由?請把理由說出來,別再為了反對而反對。
台灣最高學府台灣大學,至今在全世界前一百大之大學學府都很難擠得進排名。反觀大陸幾間知名大學,早已經是全球排名屬得上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學府,我們不能承認其學歷的理由到底是什麼?
我們自己該作的沒作,該抗拒的沒抗拒。該作的是提升本地大學生、研究生專業技能培訓,使其畢業後具有國際競爭優勢。該抗拒的是當年一窩風的學校升等,專科輕易的升等為技術學院、大學,沒有仔細評估廣泛設立大學科系、研究所,荒廢技職教育、專科教育的專業培訓,讓現在許多年輕人畢業多失業,選擇繼續升學躲避就業、沒有如意的薪資就在家裡當啃老族,父母不忍心孩子賺取微薄薪資寧願繼續供給食衣住行,這樣的狀況,才是讓台灣學子、年輕人喪失競爭力的主因。
現在的學校教育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老師們也想努力培育出優秀人才,但是受限於現在自由社會風潮影響,學生與家長的意見往往都能左右老師原本的堅持與準則,到最後我們真的已經看不到以往所謂的嚴師出高徒的情形。大學的窄門易進也易出,考不上的比考得上的還不容易,只要進得去就一定可以如期畢業。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用人時,也會多方檢視測試,並不會以學歷定論。
同意陸生來臺、採認大陸學歷等事情,有人認為會因而壓縮本地畢業生就業機會或生存空間。但就業機會與生存都是得靠自己雙手打拼的,學歷與競爭者眾僅為表象, 實際還是得看自己的實力。因為企業用人學歷僅有參考,重點還是在個人特質與能力、專業技能上。禁不起考驗的新鮮人很快會被淘汰,但被淘汰的原因都是自己本 身的因素,而非因為外國學歷者眾就因而被取代。許多國外MBA回國後也未必吃香,因為企業看的是實力而非百分百學歷。我們自以為保護了小孩、學生、年輕人,殊不知愛之適足以害之,只是讓他們更無法經歷挫折歷練。
我看過很多國立大學畢業生,幾年前畢業後因為找不到自己合意的工作(可能薪水不合意、工作太辛苦……) 依舊在家過著伸手牌的日子,他們的父母也多半認為小孩懷才不遇,不需為區區五斗米折腰,因而數年都在遊手好閒下生活。前些日子遇到今年將大學畢業的表妹 (我表妹是北部有名天主教大學商學系所的學生),才知道他們班上有三分之二的人都要繼續升學,希望就業者薪資也希望至少在二萬五以上(本身完全無任何經驗),且若薪資無法達此水準,他們寧可不去報到上班,原來這些年輕人之所以敢這樣乃因其家境不差,父母也支持,讓他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做出如此決定。
採認中國學歷除了承認了大陸人的大陸學歷外,大家似乎忘記,也有在大陸求學的台灣學子其學歷也將會被承認。回台灣後,他們也可以同等學歷參加諸多企業徵才與考試。而開放陸生來台就如同一直以來我們也都有開放緬甸僑生或海外僑生來台一樣,都是有審議制度,而非人人都可無限制來台的。只要配套措施訂定好,徹底執行,這也僅僅是社會中運作的一環。
以開放的心態看待大陸學歷承認的事實,也許能讓本地學子更激起自己奮發向上的心,未嘗不是件好事。若每每都是抱著『逢陸必反』之心,我們將不能更客觀的看待每件事,心中的不滿、怨懟只有無止盡的加深,先檢討我們自己,我們才有進步的動力,若只是一味阻礙、閉鎖,只是讓我們原地停滯,有天當我們回神時,你會發現原本落後我們的人早已遙遙領先我們,早已讓我們望塵莫及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