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31, 2010

談南方朔近來對馬英九的評論

南方朔先生是一個極具有理想性格的評論家,其言論亦常常發人深省、暮鼓晨鐘。但近來的種種言論,似乎產生了可議論之處,所批評者往往言過其實,而成為特定 媒體及政黨批評馬政府的最佳利器。或許南方朔先生對其言論被政治操作並不介意,但他卻成為全盤否定馬政府的最佳攻擊手,其言論可以討論,至於是否有過當的 地方,就留待後世公評。

首先在台灣的政治人物,哪一個不關心選票?對於失去選票不恐懼?要是不在乎選票,又會被說是麻木不仁,與民意產生疏離,民主時代便是以合法合理的 方式來爭取選民的認同,政治人物哪一個不擔心選票失去?擔心選票失去,就必須要更加努力來做事,拿出成績出來,要做事當然就必須碰觸到一些敏感的議題,更 不可避免地面臨到改革的後遺症及陣痛期,今日的馬政府,除了在兩岸關係上的突破外,許多和台灣長遠發展的政策,例如五都改制、健保費改革、公務員制度、稅 制調整,哪一樣不是現今馬政府勇於推動的政策?因為要做事,要變動,因此引來既得利益者的反撲,導致選票越來越少,南方朔先生將選票減少歸為因為不做事沒 有政績所得到的結果,其實與事實的差距頗大,不過每一個人都有發表言論的自由,這就是台灣民主的可貴。

其次南方朔先生認為國民黨高層殘忍地把羅淑蕾委員找到地方去接受「震撼教育」,讓地方民代好好教示羅“立委”一番,這樣的指教,更是有待商榷,羅委員固然是不分區,但她的得票亦是來自於選民所投之政黨票,難道不分區民意代表就不需要在意地方民代的心聲嗎?難道接受民眾指教就是被批鬥,倘若是批鬥, 羅委員今日還會穩座不分區的地位嗎?顯然南方朔先生的言語過於推論,真是言過其實,黨中央並沒有對於羅委員的行徑予以任何的處置。

另外南方朔先生指教關於國民黨過於介意一家外商證券投顧公司發表了一分語意曖昧模糊的研析報告,以中傷及有損國民黨形象,其結果惹出國民黨上下一 番雞飛狗跳,國民黨把這種事看成是超級大事,其恐懼的程度可謂已嚴重至極。其實或許真實的情況是,難道對於不符合事實的誤引及曲解,能夠不及時澄清嗎?一 個即將被批評大選連任無望的政黨,難道都毫無感覺嗎?無任何反應嗎?換個角度來看,因為在乎所以急於澄清及尋找事實真相,這絕非只是得了失去選票恐懼症般 的簡單化約,而是在意民眾觀感的民主作法。

總之,南方朔先生是一個值得學習與令人尊敬的政治評論家,其言論有絕對的深度及廣度,實發人深省,但近來筆者覺得南方朔先生是否言論太過絕對化, 導致常常產生言過其實的現象,但無論如何,馬政府仍需虛心接受指教,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最後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善治台灣,將台灣提升到更具競爭力的境界。


(●作者劉性仁,台北人,政大博士,大學兼任講師,中國五權憲法學會成員。本文為NOWnews.com 網友提供,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Monday, March 29, 2010

「谷歌 (Google)」在中國的風波


谷歌的確是一位讓市場瘋狂的運作高手,不論其出生還是離開,都能成為人們視線中的主角。這次離開中國市 場,對任何一個公司來說都意味著衰敗,可是谷歌卻相反,充分利用其特殊的產品背景,利用中美之間的習慣差異好好的炒作了一把,把產品的不適應上升為中美國 際關係的爭論,無形中成了世界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

據媒體報導,新華社等中國官方媒體幾乎同時發表文章抨擊谷歌。這被CNN形容為,中國官方媒體 對谷歌發動的新一輪「集體掃射」。BBC說,「很顯然,新華社文章字裡行間都清楚流露出北京政府對谷歌做法的惱怒之情。」

一些美國媒體也借谷 歌事件言辭激烈地批評中國。《舊金山紀事報》題為「中國將谷歌稱為美國政府走卒」的文章說,谷歌的退出將「打青中國的眼眶」,令其吸引外資變得更難,因為 人們會記住谷歌遭遇的一切。文章說,美國企業界已經感到在中國拓展業務正變得越來越難。但一名西方在華商會人士表示,外商在華經商環境沒有因谷歌事件變壞 或變好,兩者間沒有因果關係。

美國《華盛頓郵報》一篇文章甚至引發了媒體間的激烈論戰。該文章稱,對中國人來說,失去谷歌意味著只剩下一片黑暗。如果中國不向谷歌妥協,勢必走向封閉和自我邊緣化,此外還可能引發一場如1989年般的社會動盪。美國華文媒體《星島日報》刊發題為「沒有谷歌的中國 是否只剩下黑暗」的社論,針鋒相對地駁斥《華盛頓郵報》的說法。社論說,依據該文章思路,今天的谷歌在中國佔有一定市場份額之後,便企圖以其自以為「不可替代」的地位要求改變遊戲規則,逼中國政府改變互聯網法規,這股氣勢很容易令人想起清中葉借船堅炮利打開中國大門的列強。文章質問谷歌擺出一副「你不可能 沒有我」的姿態,是在期待中國會投懷送抱,抑或是令中國敬而遠之?

俄羅斯《新聞網》說,谷歌想借退出迫使中國修改法律,放鬆對網絡的控制,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中國決不會允許外國干涉自己的內政。俄《導報》援引評論家的話說,退出中國谷歌將徹底斷絕自己的後路,未來未必能有機會再重返中國市 場。

世界媒體藉機各顯神通,紛紛對谷歌退出中國市場發表看法,這裡面的玄機究竟意欲何為呢?我看,最終的目的就是把要中國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承諾搞臭,讓中國的形象在世人面前大跌。其實谷歌這次真的錯了,錯在對自己的高估和對對手的不瞭解。谷歌到現在為止都不明白自己推出的真正原因,這才是最可悲的。任何一個遊戲都有規則,這才能體現公平。谷歌錯誤的踐行了美國的霸道思維,讓別人按照自己的規定出牌,這樣的要求怎麼可能實現呢?這是典型的霸權主 義做法。正如中國清華大學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的分析那樣,谷歌錯在根本沒搞清楚誰是自己的對手,它的對手不是中國政府而是其他網絡運營商 (中國已有自己的百度-Baidu),中國政 府只是遊戲裁判,谷歌卻一直和裁判較真,如果「出場」,其原有的機會和市場統統留給了別人,自己卻得不到任何補償。

可憐的谷歌,可憐的愚鈍,可憐 的離開……谷歌退出中國意味「局域網」
谷歌走了,中國真的無所謂。谷歌在自己的悲涼與嘆息中結束了自己在中國的使命,灰溜溜的離開 了,可是這種離開對於谷歌公司來說,業務損失遠遠小於其公司本身存在的價值,那就是為全球市場服務。離開了中國的市場,谷歌也就成名副其實的局域網了。
據中國媒體報導,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絡局負責人今天凌晨就谷歌公司宣佈停止按照中國法律規定的對有害信息過濾,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發表談話。這位 負責人指出,外國公司在中國經營必須遵守中國法律。谷歌公司違背進入中國市場時作出的書面承諾,停止對搜索服務進行過濾,並就黑客攻擊影射和指責中國,這 是完全錯誤的。我們堅決反對將商業問題政治化,對谷歌公司的無理指責和做法表示不滿和憤慨。

這位負責人說,112日谷歌公司在未事先與我政府有關部門通氣的情況下,公開發表聲明,聲稱受到了中國政府支持的黑客攻擊,不願在中國運營「受到審查的互聯網搜索引擎」,並「考慮退出中國市場」。在谷歌 公司一再請求下,為當面聽取其真實想法,體現中方誠意,今年129日、225日中國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先後兩次與谷歌公司負責人接談,就其提出的問題 作了耐心細緻的解釋,強調外國公司在中國經營應當遵循中國法律,如谷歌公司願遵守中國法律,我們依然歡迎谷歌公司在中國經營和發展;如谷歌公司執意將谷歌 中國網站的搜索服務撤走,那是谷歌公司自己的事情,但必須按照中國法律和國際慣例,負責任地做好有關善後工作。

該負責人指出,中國政府鼓勵互聯 網發展和普及,促進互聯網對外開放。中國互聯網上的交流和言論十分活躍,電子商務等發展迅速。事實證明,中國互聯網的投資環境、發展環境是好的。中國將堅 定不移地堅持對外開放的方針,歡迎外國企業參與中國互聯網發展,並為外商到中國經營發展提供良好服務。中國互聯網依然會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
北京時間323日凌晨3時零3分,谷歌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律官大衛德拉蒙德公開發表聲明,再次借黑客攻擊問題指責中國,宣佈停止對谷歌中國搜索服務 的「過濾審查」,並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其實在哪裡經營都無關緊要,關鍵是要遵守人家的規定,香港是自由的,也是法治的,如果不遵守香港的法 律,那麼等待谷歌還是需要離開。
力拓公司欲尋中國為靠山

現代鋼鐵企業發展,多是原料為核心的競爭。隨著鐵礦石的漲價,實際上鋼鐵業的命 脈掌握在世界上最大的幾家鐵礦石生產企業手中,一個巴西的淡水河谷,一個澳大利亞的力拓和必和必拓。這些企業控制的資源,形成了制衡某些新興發展中國家經 濟發展速度因素之一。因此,這些企業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挑選自己的合作夥伴,這就是傍大款現象。
據媒體報導,澳大利亞力拓礦業集團總裁、首席執行官 艾博年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力拓的首要任務是增進與中方的關係,並致力於同中方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中國將成為世界經濟越來越大的組成部分,也會 成為我們越來越重要的市場之一。力拓致力於同中方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對於力拓來講,最重要的就是和中方共同努力,尋求更多合作機會。過去五年,中國 市場在力拓營業收入中所佔的比重大幅增長,去年達到29%,中國的市場還將繼續增長,這使力拓日益認識到與中方發展合作關係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們也看 到了更多與中鋁這樣的中國企業合作的機會。

據瞭解,319日,力拓和中鋁宣佈,雙方已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開發位於西非幾內亞的西芒杜鐵礦。西 芒杜鐵礦將是力拓未來鐵礦石業務增長的一個主要貢獻者。力拓計劃先期年產能達到7000萬噸。中鋁和力拓現在簽署的只是一個框架協議,並不具有約束力。按 照協議,中鋁公司與力拓按47︰53的比例成立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持有西芒杜項目95%的股權。中鋁公司將向合資公司分期注入共計13.5億美元資本金 以獲得上述股權。

力拓企業開拓中國市場,是利益最大化的吸引。並不是什麼中國魅力所在,因為中國這幾年的發展和積累,已經儲備了豐厚的外匯,足以 讓任何一個需要資金的企業垂涎。其實力拓的意圖很清楚,就是需要一個年輕、有錢的新興資產家,無疑中國就是最好的選擇。

Friday, March 26, 2010

雙英辯論讓ECFA更清楚

前言: Big Eagle 贊成把ECFA清楚地解釋給台灣民眾.

以下是由聯合報轉貼.

馬英九要和蔡英文就ECFA辯論,乍聽是很有看頭的表演:朝野最高領導人就爭議已久 的問題一辯高下,讓民眾明白其間利弊得失,應有助最後決策的取捨。但以台灣政治一向只論立場、不求共識的對話模式,真理未必能越辯越明;雙英辯論可能在枝 節上擦出一些無關大局的火花,最後在雙方支持者冷嘲熱罵中收場,彼此分歧依舊。

ECFA 是一個真實議題,不是一個虛擬議題,因此絕不能像大學生辯論那樣,只就口才、機智、風度論高下,而必須有助於釐清疑慮,反映問題所在,並提供解決 方案。那樣,高峰辯論才不會淪為一場「吐劍光」的大戲。為避免政策越辯是非越不明,不僅雙方要拿出真誠的態度面對辯論,更重要的是,民眾觀賞這場唇槍舌劍 要有一些基本認知,不能只是隨興看熱鬧。

論演辯技巧,馬英九和蔡英文誰高誰下,還得交鋒才見真章。馬英九或許對ECFA框架更為熟稔,但未必了解反對者的恐懼;且他一向較缺乏攻擊性的戰略思維, 慣用娓娓道來、苦心婆心的敘說方式,這在對手的火力攻擊下,未必能夠討好,甚至占據上風。這並非有意唱衰,但如果辯論之後,民意調查認為蔡英文表現較佳的 人居多,民眾對ECFA的疑慮不減反增,那麼馬總統要放棄ECFA的簽署嗎?

而反過來看,若最後蔡英文的演辯能力略勝一籌,就表示ECFA完全沒有簽署價值嗎?答案恐怕也沒那麼簡單。蔡英文至少必須回答下面幾個問題:第一,若不簽 ECFA,那麼她對於台商在東協加三的競爭力有什麼替代方案?第二,民進黨認為ECFA衝擊農業及傳統產業,那麼蔡英文對台灣未來整體經濟的發展有何具體 藍圖?第三,如果任何和大陸的協議都稱為「賣國」,那麼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仍將維持「鎖國」模式嗎?

簡言之,ECFA  的辯論,不應該只是一個「要」或「不要」的問題,而是如何「做好」、「做對」的選擇。馬英九絕不能只忙著準備接招,他也得提出相對問題, 聽聽蔡英文的想法與承諾。

Friday, March 19, 2010

台灣民主就是臭罵異黨總統?

一位國家領導人應具備的條件,依我看,主要有三點:第一、帶領國家走向正確的方向。 第二、節制自己的權力。第三、本人及其團隊操守清廉。


以這三點來衡量,馬英九是合格的:


第一、他把國家的目標定於「不統、不獨、不武」,因為統一還不是大多數人的意願,獨立是死路一條,打仗更是自尋毀滅。
第二、他尊重國會,不與行政部門爭權,不干預司法,又有耐心聽取民眾的聲音。
第三、束身自愛更是他有口皆碑的招牌,他的同僚也未聞有什麼貪瀆情事。


這三點站穩了,其他都是枝節。但是,馬英九現在還是被批評得體無完膚,「罵馬」似乎成了誇耀台灣民主的一種方式,成了很多人免費的休閒活動。


怕熱就別進廚房,政治人物地位愈高、權力愈大,就愈不能免於被罵。馬英九當然可以罵,但有些地方是不是罵錯了?罵過頭了?請看:


──台灣雖有民主之名,但無民主之實,藍綠對立,已無理性可言;反對黨只會說「反對」,行政部門所提法案,在立法院每每受阻;馬英九多次要求與蔡英文會 面,均無結果。在成熟的民主國家,朝野兩黨國會議事雖有爭執、辯論,但投票時考慮的還是國民整體利益。兩黨領袖人物更是經常會面溝通,化解歧見。凡此種 種,在人家那兒本屬常態,在咱們這兒卻成了奢侈品。這叫國家施政如何能順利推動?


──兩岸關係對台灣前途影響最為深遠,但政黨、媒體和社會菁英,心平氣和討論者少,本於意識形態激情發言者多。就拿與大陸簽ECFA來說,簽了固然可能有 不良副作用,不簽台灣產業恐怕全無出路。現在只見有人藉此「打馬」,未見有人提出比ECFA更好的辦法。


──馬英九看來本想當一個「全民總統」,就任之初,就延攬了賴幸媛等「綠色人士」,綠營的人嘲弄他玩「政治權術」,藍營的人則痛詆他「吃裡扒外」。今後他 用人,能不瞻前顧後?


──國民黨向來受人詬病的,是所謂黑金與派系,馬英九立志改革,選舉提名以形象清望為重,但是敵不過地方勢力的盤根錯節,幾次選舉失利,於是很多人罵他無 能、不識人,很少人理解改革本無一蹴而就之理。
說來說去,馬英九已陷入父子騎驢的困境,不知如何是好。更要命的是,人民大眾似乎在逼他「威權復辟」。


他本來不想兼任黨主席,但大家罵他「不沾鍋」,要求 他「黨政合一」;國家元首本應靜下心來,專注於大政方針的思考,但是輿論站在庶民的立場,促使他大小事都要親臨現場,弄得他疲於奔命;很多經常性政務,如 牛肉進口、健保費率,本屬行政部門職責,但社會常常上綱到總統頭上,要求他多使用權力和影響力。
後威權體制時代,台灣好像還有人仰望一位偉大英明的領袖。港星成龍不久前說「中國老百姓要管」,被大家痛責。但是我們拿什麼證明成龍的話錯了?


明理的人民,不能既要「民主」,又要「專權」。「公民社會」的公民,有一定的條件和責任。


馬英九一如你我,並非完人,但大體說來,他仍是目前我們所能選擇的一位較好的領導人。他的問題在周圍人才不足,做事決斷不夠。他應該整齊他的團隊,今後勇 敢做應該做的事,不能再希望討每個人的歡喜。
他可以昭告名嘴、媒體和全社會:你們選了我,就請讓我放手做事,任滿時跟我算總帳好了。現在,請別再七嘴八舌,徒亂人意。


原作者; 文化工作者 
原載於2010/03/19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