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10, 2010

變調的諾貝爾和平獎


鋼琴家郎朗又來台灣了,他活動一向多,話題不少,但很多人可能已經忘了,去年冬天他在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大典上彈了李斯特的《愛之夢》和蕭邦的《別離曲》。

當時和平獎得主是美國總統歐巴馬。歐巴馬領獎前九天,下令增兵阿富汗,引來不少抗議,短短一天領獎行程,維安耗資約台幣五億元,舉國上下罵翻,而夫人蜜雪兒一連換了三套名牌服裝,成了媒體找碴的題材,至今未休。

把和平獎頒給「戰爭總統」,被全球當成笑料,連達賴和華勒沙都批評他太早獲獎;但現在嚴肅地看,不但關達那摩監獄早就過了歐巴馬答應的期限還未關閉,阿富汗戰事膠著,似乎沒人知道賓拉丹在哪裡,美國政府只能再次宣稱「恐怖分子」要發動攻擊,連台灣都發出警訊,回想當時諾貝爾委員會讚賞歐巴馬「讓世人期望美好 和平的未來」,實在令人笑不出來。

當年揭發水門案的名記者Bob Woodward出新書,嚴苛地檢驗了歐巴馬的阿富汗政策,他上CNN打書,CNN下的標題就是「從萬千寵愛到四面楚歌」,這還算是客氣的;美國右派和茶黨緊咬歐巴馬的健保政策與經濟黑洞不放,攻勢凌厲,至於那個和平獎,錢已捐做慈善,歐巴馬提都不再提。

回想去年圍繞在和平獎旁的評論,鼓掌也罷,譏諷也好,多同意和平獎代表了某種訊息或期望;換句話說,諾貝爾委員會明目張膽地想藉這個獎去圈住歐巴馬的政策;但一張兌現日期模糊的支票,似乎令他兩面得罪人,不只到了選舉,民主黨與共和黨雙方齊罵,在海外,遇上美國國勢日衰,歐巴馬恐將變成近幾任最缺乏具體外交成就的總統。

從台灣微觀角度審視,最近「秋菊之爭」的網軍大戰爭議,陳菊屬下被指控詆毀競選對手也不只一次,反正她自己出來總慈眉善目,大家見怪不怪。問題是,綠營網軍藉塗銷發言者帳號,想規避對於「論者」更嚴密的交叉檢驗,顯露了「論者」原想塑造客觀、學術形象去掩飾主觀政治意圖的真相!

但社會大眾不全是笨瓜,所以,「抓到了!漏餡了!」就成為事件的主題曲。要說這顯出政治的可怕與悲哀,昨非今是不見得高過昨是今非,說不定,「犬儒主義者」早就看透了世態。 
回到諾貝爾和平獎,有人誠心相信這不是個主觀的獎項嗎?

對於今年和平獎的評議,至少須與去年的論調交互參照,才有可能實證言論的一致性與信度。所以,劉曉波或者歐巴馬,甚或未來,馬英九得了和平獎,有啥好大驚小怪?難道,美國總統真不比劉曉波配得上這和平獎嗎?

音樂界裡都說,彈鋼琴的和拉小提琴的最有智慧,所以,放著那麼多謳歌愛與和平的鉅作不選,郎朗偏偏在和平獎頒獎典禮挑了浪漫派綺情小品;如果今年他們邀請小提琴家,聰明的音樂家又會選什麼曲子呢?莫不是克萊斯勒的《中國花鼓》吧?
 
【轉載自2010/10/10 聯合報 網主改新題目

No comments: